包含更進一步圖文資訊的介紹!點擊圖片或文字可以進到更詳細購物推薦網站~網路購物EC是擋不住的趨勢,可以方便比價只要用功通常都能買到相對便宜的商品!ADAM不吝嗇分享他的生活點點滴滴;包括網路上購買的任何東西.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;有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. |
![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m2.book.com.tw/image/getImage?i=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img/001/079/69/0010796907.jpg&v=5b7f86f9&w=348&h=348) |
售價:253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addons.books.com.tw/G/books2006/images/cart01.gif)
|
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、開箱文、試用文、評鑑文、推薦文、是否便宜、優缺點等資訊.TINA也嘗試積極推荐,並介紹我該商品優缺點。最近我也在找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的相關資訊~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TINA不吝嗇分享他的生活點點滴滴;包括網路上購買的任何東西. |
|
內容簡介 國家文藝獎得主,李永平早期成名作。一部無可忽視的國族哀歌!掀開種族裂痕、再現婆羅洲鄉土傳奇。那是讓人生畏、又讓人終生難以揮別的母土……「人啊!還是要落葉歸根,我的根在婆羅洲這塊土地上。」──李永平★李永平初探婆羅洲的成名作:《婆羅洲之子》與《拉子婦》全新結集!★八篇經典,拆解種族衝突下的歷史鬱結,還原新鮮生猛的島嶼圖像。★王德威、李有成 專文重磅推薦!《婆羅洲之子》與《拉子婦》雖是少作,但李永平一生辯證華夷關係、雕琢文字意象,還有尋找女孩作為永恆繆斯的嘗試,都已歷歷在目。我們見證李永平作為「婆羅洲之子」的前世今生。少年已識愁滋味,作家的「早期風格」仍然有待我們的細細體會。──王德威(美國哈佛大學 EDWARD C. HENDERSON 講座教授)我之所以將《婆羅洲之子》視為李永平的國族寓言,因為這本小說相當清楚地展現了李永平少年時代的國族想像。──李有成(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)「他是半個支那,他會激怒神的!」「半唐半拉的雜種子,人家看見就吐口水!」「拉子婦天生賤,怎好做一世老婆?」………………十八歲青年大祿士,馬華混血之子為尋求身分認同,在污衊和輕鄙下陷入種族苦戰;嫁予漢人的達雅土著,成為備受欺凌的「拉子婦」,卑辱中偷生,她無處可走也不敢怨恨……一對母子逃離被飢貧原住民圍困的村落,驚險航行間,為何改變走回生死未卜的返家路?鬼影幢幢的「死城」,如何禁錮崩毀靈魂,展開一場幽冥難分的血腥屠殺……混融婆羅洲熱帶風土與種族傾軋的哀傷書寫,李永平早年小說羅織出馬來亞鮮活生動的歷史群象。映現十八世紀以來,雜揉華人與當地原住民的島嶼生態。李永平對原鄉一往情深,而當地族群對峙卻在他身上繫了無數個難解的結,土地上人情衝突往內延伸為心頭創痕,作者筆下人與人之間的衝撞,亦成其與自身身分的搏鬥。本書深刻討論國族間的矛盾情結、刻下傷働記憶,透過種族間無數次對話爭鬥,挑醒人性最柔軟的同理與悲憫情懷。 詳細資料ISBN:9789863445883 叢書系列:李永平作品集 規格:平裝 / 274頁 / 21 X 14.8 X 1.5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出版地:台灣 適讀年齡:20歲~70歲 本書分類:文學小說> 華文創作> 小說  內容連載拉子婦 昨日接到二妹的信。她告訴我一個噩耗:拉子嬸已經死了。 死了?拉子嬸是不該死的。二妹在信中激動地說:「二哥,我現在什麼都明白了。那晚家中得到拉子嬸的死訊,大家都保持緘默,只有媽說了一句話:『三嬸是個好人,不該死得那麼慘。』二哥,只有一句憐憫的話啊!大家為什麼不開腔?為什麼不說一些哀悼的話?我現在明白了。沒有什麼莊嚴偉大的原因,只因為拉子嬸是一個拉子,一個微不足道的拉子!對一個死去的拉子婦表示過分的悲悼,有失高貴的中國人的身分啊!這些日子來,我一閉上眼睛,就彷彿看見她。二哥,你還記得她的血嗎?……」 拉子嬸是三叔娶的土婦。那時我還小,跟著哥哥姊姊們喊她「拉子嬸」。在砂勞越,我們都喚土人「拉子」。一直到懂事,我才體會到這兩個字所蘊含的一種輕蔑的意味,但是已經喊上口了,總是改不過來;並且,倘若我不喊拉子,而用另外一個好聽點、友善點的名詞代替它,中國人會感到很彆扭的。對於拉子嬸,我有時會因為這樣喊她而感到一點歉意。長大後唯一的一次見面中,我竟然還當面這樣喊她,而她卻一點也沒有責怪我的意思。媽說得對,她是個好人。我猜她一生中大約不曾大聲說過一句話。二妹曾告訴我,拉子嬸是在無聲無息中活著。在昨天的信上,二妹提起她這句話,只不過把「活著」改成「挨著」罷了。想不到,她挨夠了,便無聲無息地離開了。 我只見過拉子嬸兩次面。第一次見到她是在八年前。那時學校正放暑假;六月底,祖父從家鄉出來,剛到砂勞越,聽說三叔娶了一個土女,赫然震怒,認為三叔玷辱了我們李家門風。我還約略記得祖父坐在客廳拍桌子、瞪眼睛、大罵三叔是「畜牲」的情景。父親和幾個叔伯嬸娘站在一旁,垂著頭,不敢作聲,只有媽敢上前去勸祖父。她很委婉地說:「阿爸,您消消氣罷,您這些天來漂洋過海也夠累的了。其實,聽說三嬸人也滿好的,老老實實,不生是非,您就認這個媳婦罷。」 祖父拍著桌子,喘著氣說:「妳婦人家不懂得這個道理,李家沒有這個畜牲,我把他給『黜』了。」看完整內容連載 主題活動【2018文學祭】面對日常,以文學戰鬥!活動期間49折起 |
詳細商品說明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bbr00v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